教学信息化:“减负”难题的求解

in 教学信息化, 教育信息化专题

   随着“规划纲要”的研究与制定,全国再次掀起了为中小学生“减负”的热潮,各地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中小学校纷纷颁布各种法规和政令,从书包、课堂、作业和考试等各个环节入手,来限定或减轻中小学生的学习负担。相关行动在媒体、网络和社会上引起一片热议。作为教育人士,笔者期待此番“减负”千万不要轰轰烈烈地开始,悄无声息地结束。
    “减负”我们为什么屡次失败
    在“减负”过程中,许多学校采取的是“讲练结合”的教学策略。这种策略通过压缩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的时间,把课后作业提前到课堂上完成。其实“讲练结合”的教学实践在中小学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已不是新鲜名词,但在教师普遍采用的情况下,学生的课业负担仍然过重。
    也有一些学校对“减负”给出的措施是给作业和考试设限。首先,这个“量”的确定和提出都难以找到科学依据。不同的年级和学生每天需要多少作业量,依据是什么?每个老师都觉得自己的作业不多,但是几门课加在一起呢?又由谁来负责协调各门课程之间的作业量?多少作业题目是1个小时的作业量?显而易见,这样的规定既没有依据又缺乏可操作性,所以也就形同虚设,或难以持久。
    再则,来自校外的学习负担难以监督和控制也是“减负”失败的又一因素。历次的“减负”运动均表明,学生和家长对“减负”运动十分敏感,把“减负”与减质量对等了起来,学校和教师在“减负”方面有丝毫的风吹草动,都将招致家长和学生通过就读社会上的各种补习班等多种措施进行“报复性的补偿”。
    纵观“减负”运动的历史足迹,社会环境、政策环境和技术环境没有出现过太大的变化,因此减负失败在所难免。那么怎样的减负方案才行之有效呢?笔者认为:一个成功的“减负”方案必须符合以下三个条件:
    1)必须具有基于先进技术的、综合性的和长效性的解决机制;
    2)必须明确保证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不降低,甚至应该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尤为重要的是,这一点必须是可验证的;
    3)不应增加任课教师的劳动强度和工作负荷,如果把“减负”的责任主要转嫁在教师的头上,那么“减负”注定要失败。
    课业负担过重的技术诱因
    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技术因素,一方面源自于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材的设计,教学内容的增多和深度的加大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这一技术因素的解决很难由某个学校或者区市级的教育主管部门来完成。因为,单靠减内容和降难度的技术修正很难实现“减负”目标。再少的内容、再低的难度,不同的学生在掌握知识的程度上同样存在差别,因而同样存在竞争。
    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技术诱因之二就是现行教学手段和实际教学需求的脱节,导致教学过程在一种不透明的状态下盲目进行。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知识的第一个环节,而课堂上每个学生学得怎么样,头脑中有哪些错误和问题,这些信息则需要教师在课后的作业和考试环节通过统计、分析、跟踪和调研来获取,而这并不是人脑特别擅长做的事情,所以这些重要信息目前基本丢失了。
    “减负”难题的背后是质量和效率问题
    我们对初中数学同一个知识点进行分析和研究。通过对学生学习内容的简单统计不难发现,如果把“书后习题”、“练习册上的习题”、“周周练试卷”、“月考试卷”、“单元测验试卷”、“课外参考书上的习题”和“校外辅导班布置的习题”全部计算在内,那么学生的学习任务在不经意之间一下被放大了6-8倍,已经远远超出了反复和巩固的意义和需要。
    由此可见,由于学生和教师无法做好作业信息的获取、统计和分析工作,致使大量的学习任务成为重复或无效的部分。对于学生已经掌握的很多内容,作业和练习还在源源不断地布置下来;而对于那些没有掌握的内容,以及头脑中的错误和知识缺陷,相关的作业和练习反而没有触及到,这些错误和问题一直没有被发现,最终学生带着问题走上考场,带着错误参加考试。
    也许很多校长和教师对“减负”工作持观望态度,要减大家都减,要不减大家都不减,只要谁也不吃亏就行。由于家长把“减负”与减质量对等了起来,“减负”工作一启动就在家长一方遇到了强大阻力。其实无论是校长和还是家长都忽略了一个更重要的问题,那就是负担重与学习效果好并不对等,在“减负”难题的背后隐藏着的是教学手段落后,以及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低下的问题。
    教学信息化是“减负”工作的技术支撑
    学生负担过重的技术诱因找到了,这就是教学工作缺乏信息。这样,一个能够符合前面提出的三个条件的“减负”方案就浮出了水面,即让电脑来为学生批改作业,在批改作业的过程中,电脑可以及时地跟踪、诊断、获取和保存学生通过作业暴露出来的各种错误和问题,然后通过网络将统计和分析的结果告诉教师、学生和家长。根据收集到信息,电脑可以动态地形成学生的学习“病历”,并且开出指导学生学习的“处方”,自动调整学生作业的内容、数量和难度,循序渐进地纠正学生头脑中的错误和问题,变基于静态评价的“因材施教”的教学策略为基于动态评价的“因需施教”的教学策略。
    这就是教学信息化!以信息指导教学,以信息调整教学,以信息规范教学,这是教学信息化的灵魂。这几年教学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和发展似乎走进了死胡同,都说信息技术应该与课程整合,但都没有说该如何整合。我们认为教学信息化的主阵地不仅在课堂教学环节,也在课后的教学环节中,当务之急就是我们必须在思维和认识上作出调整。
    2000年西南交通大学承担了一个教育部世行贷款的教改项目,该项目的研究工作运用公式翻译、符号识别和专家系统等人工智能技术,较成功地解决了计算题和证明题等主观题型的识别和批改,从而实现了作业批改、错误跟踪、信息反馈、教学评价和教学决策数字化和信息化,形成了通过作业和考试手段的改革,全面提高作业环节、教学工作的整体质量和效率的技术方案。农民提倡科技致富,中小学必须实行科技“减负”。
    剩下的就是观念上的问题。新技术与传统的教学组织模式之间会产生冲突,对于这种冲突我们要有创新的思维,如果我们沿袭传统的思维定式,抱着原来的东西不能变的定规,那么新事物和新技术就很容易被扼杀在摇篮中。就目前而言,当务之急是让校长、教师、学生和家长了解相关的理论、思想、观念和新的技术进步与发展。多少年、多少次“减负”成效不够显著已经使大家消极倦怠了,必须通过对相关问题的讨论和对相关技术的研究,重新树立起对“减负”工作的信心和决心。只有这样,才能破解而且也一定能够破解这个长期困扰我们的教育难题!